在舊時代裡,一切以書寫為主,從小學開始,都要練習毛筆字,老一輩的人,幾乎都練就一手漂亮的書法。而今科技發達,手機普遍的使用,手寫文字巳成為難得的一個習慣,或者無法寫出漂亮的字甚至忘了如何寫字了。 書法藝術是這塊土地獨有的藝術瑰寶,具有鮮明的特色。其吸收了大自然江河山川草木、飛禽走獸的形象美,以及人文雅士學識涵養的美,使文字的形象與人的藝術表現力化為一體,豐富了文化藝術。 而練習書法可以訓練學生寫字,進而希望能寫出一手好字。 文字書寫若從小扎根,不論聯絡簿或作文,應要求學生親手書寫,加強書寫練習,找回手寫的感覺,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,讓學生寫一手美的字,使優美漢字成為生活一部分。 作為一門最具特色的東方傳統藝術,書法以柔軟的毛,體現線條的形式,富含無限的密意,而其蘊藉著音樂、文學、心理、美學、哲學等 奧妙於其中。 書法藝術歷史悠久,源遠流長。數千年來,產生了燦若群星的書法家和浩若煙海的書法作品,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精湛的藝術珍品,為藝術寶殿增添了光彩,為人類的藝術增加了財富。 學習書法尚可培養人之心性,為推廣書法藝術更深入所有人的文化食糧,書道館每月的「書法小學堂」提供書法初學者或未學的民眾和學童,深入淺出且有系統及次第的認識書法,並引發學習的興緻,從古文字篆書到隸書、草書、行書、楷書等逐一認識書法文化之美並融入生活之中,提昇生活藝術,為能向下扎根從小培養興趣,「書法小學堂」符應親子共同參與之活動,達到推廣的真諦。就讓我們從「認識篆書」開始。 書體之源~~篆書 篆書的源流 ,從文字的起源談篆書的文字的演變的由來,再由篆書認識中國文字的關聯,發現中文繁體之美與書法之美;篆書是上古文字的合稱,包括(甲骨文、鐘鼎文(金文)大篆、小篆。大篆指甲骨文、金文、籀文、六國文字,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。小篆也稱「秦篆」,是秦國的通用文字。篆書是一古文字學與書法相結合的書體,其強烈的裝飾美感,在現代社會生活中,同樣可令人獲得無可替代的古典美的享受。 篆書,在我國篆書、隸書、楷書、行書、草書五體書中,位居第一,充分說明了它與其他四種書體的關係。亦即是說,其他四種書體均由篆書衍變而來,從中可看出篆書在中國書法(書體)發生、發展中的首要地位。因此,要分析中國書法各類書體的發生、發展變化,首先應該對篆書書體的來朧去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。透由書體的認識再將書法製作成藝術的作品,不僅美化環境使家增添藝趣,更可以淨化心靈,療癒每天繁忙的生活,體會不一樣的生命。